中成药根据适应症差异可以分为OTC类药品和处方药。OTC药品也就是非处方药,使用场景一般在药店和网上药房,消费属性强。部分中药OTC药物还有保健品属性较强,由于使用原料多为珍贵药材、稀缺性较强。拥有一定的保值属性。而处方药则是需要医生处方的药品,相比于西药来说,由于中药宣传点更多在于无明显毒副作用,因此深得一些医生和患者喜爱。中药在慢性病和常见病领域的市场接受度较强。根据专利差异,在“三结合”审评方式与新版中药注册管理办法出台,相对于传统中成药,政策又强化了“中药创新药”概念。新冠后,中药证明了自己的特殊疗效,叠加政策对于创新的支持,目前成了中成药领域中又一发展看点。
中成药在慢性病与常见病领域接受度高。根据米内网的统计数据,重点城市医药中成药市场中,心脑血管用药占比31.43%,肿瘤用药占比15.52%,呼吸系统用药占比10.52%,其次是呼吸系统、泌尿系统与骨骼肌肉系统。而在药店终端来看,呼吸系统、心脑血管、消化系统用药占比稳居前三位,泌尿系统和骨骼肌肉用药占比也较高。对比来看,除肿瘤用药以外,中成药产品主要用于心脑血管、呼吸系统、消化系统、泌尿系统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这类慢性病与常见病领域,与日常民众对于中药副作用小、测重调理、对于慢性病效果更优的认知较为统一。
心脑血管疾病为多原因导致的复杂疾病,西药可选项相对较少,在治疗中,中成药自然而然就成了主要甚至唯一选项。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重点城市医院中成药市场中肿瘤用药占比仅次于心脑血管,但考虑到近年来化药和生物创新药主要集中在肿瘤疾病用药研究,临床数据较为扎实、医生与患者教育不断提升,中药在肿瘤疾病治疗未来更多起到辅助作用,市场份额很难扩大。